觉民 发表于 2022-6-26 12:22:43

姚东古韵--10大园地的前世今生

本帖最后由 觉民 于 2022-6-26 12:24 编辑

  在历史的长河中,地名是同一地域的人们共同的记忆。“大园地”就是这样一种记忆。原本一个王氏世居的古村落,咸同兵燹之后,被屋地基的主人改称为大园地。到了上世纪的60年代中叶,开垦种植桑树,又成了二六市大队副业队的桑园。  从我记事起,大园地还是一片瓦砾。北到湖塘下,南至我家老屋山墙外,东到鸡鸣浦,西临鸡鸣山东麓岭缺头的古道,到处断垣残壁、杂草丛生,断墙内有菜地、杂树林和坟墓,我家屋后的柏树已经非常高大。大概是人少、废墟又不好耕作,很少有人去种庄稼,百余年间一直处于荒芜状态,极像电影《城南旧事》中那个被荒废的院落。小时候,我父亲、小叔和隔壁的“长脚老王”、“阿礼大炮”等住在附近的人去种一些容易成活的庄稼。我父亲种过倭豆、棉花、毛豆、南瓜。南瓜几乎年年都种。沿着残存的墙脚边挖几个孔,在孔里放几把焦泥,然后栽上瓜秧、浇些水、上面压几根刺枝防止鸡们捣蛋。种后的头几天,我一放学就去刺缝中窥看那些小生命,毛茸茸的嫩嫩的叶芽很是可爱。当南瓜的须根伸进碎瓦爿后,藤蔓就开始疯长了,很快爬满了乱石堆。  大园地以北的湖塘墩,是鸡鸣岭下的一段天然的湖塘,过了“湖桥”才是人工构筑的“官塘”。不过鸡鸣湖在宋代就废湖为田了,“官塘”在人们的口里变成了“官路”,成了当年西乡到县城的主要道路。那段天然湖塘和人工构筑的湖塘,就被当地人分别叫做湖塘墩和官路墩。湖塘墩有一条连接官路墩和鸡鸣岭的卵石路,两边全是坟墓和各种灌木。有些灌木会长野果,它们是孩子们的最爱,什么“大麦果果红”“小麦果果红”“茅莓”“乌蔹莓”“佳佳梅”等,你方唱罢我登场,让孩子们忙得不亦乐乎。“乌蔹莓”的果子是乌黑的,又酸又甜,以至今天吃到超市买的蓝莓,那味道马上让我联想起小时候摘“乌蔹莓”的情景。我常常与小伙伴们在大园地玩,最喜欢爬崖壁,爬上去,坐在崖壁的边缘,然后沿着斜坡滑下来,乐此不疲。直到太阳要下山了,大园地开始暗淡下来,湖塘墩的草夹棺材影影绰绰、寂无声息,才有一丝恐惧袭上心头,不得不各自回家。  大园地,是我人生中最初实践农业劳动的地方。记得六七岁时摘南瓜,牛轭似的南瓜扛在肩上,沉甸甸的感觉似乎至今还在。十来岁时,父亲在大园地种了许多棉花,他吩咐我给棉花松土、除草。大园地的泥土又僵又硬,还夹着碎石碎瓦,锄头碰到石头,双手的虎口都要被震裂。给棉花除草、拔毛豆地草都在炎热的三伏天进行,这让我从小就尝到了做农民的艰辛。最气愤的是那个荒唐的年代,我在断墙的旮旯处种了一些南瓜,都已经开花结果了,却被割了“资本主义尾巴”——被巡查的大队干部拔掉了。当年的口号是“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  大园地又叫里王家。祖父在世时,我问过里王家的由来,他告诉我过去是王姓人聚居的村子,被“长毛造反”烧掉了。查光绪《慈谿县志》得知,咸丰十一年长毛分道犯浙东,十一月慈溪城也沦为贼窟。次年(同治元年)四月,长毛溃败,变得更加穷凶极恶。不仅大肆掳掠,还放火烧村,所到之处,几乎“人烟尽断,鸡犬无声”。里王家、外王家、岭下曹家,凡地处官路边稍成规模的村落,几乎都被长毛烧成一片焦土。据说岭下曹家只剩下三间柴间屋,里王家出仅幸存坐北朝南的五间屋,依旧是王氏居住,户主“王寅茂”,也就是“长脚老王”的祖父。  祖父出生于光绪四年(1878),距咸同兵燹已经20多年了,他讲给我听的故事不过是他年轻时的道听途说,都是那时候老人们的口头描述。真正让我了解大园地前世今生的,还是那两部纂于光绪戊戌(1898)和民国十年(1921)的《慈谿王氏宗谱》(以下简称《宗谱》)。  原来,里、外王家同属湖塘下王家,是慈溪城里懋宗祠的子孙。明嘉靖初年,一个叫王渡的人从城里迁居湖塘下,成了湖塘下王氏的始迁祖。《宗谱》记录了湖塘下王氏的来龙去脉。王渡出身于慈溪望族。雍正《慈谿县志》曰:“来、复、鼎世称三凤,庆泽深厚,世罕及焉。”天顺二年,知县贾奭在懋宗祠前立“三凤坊”表彰兄弟三人的惠政。王渡的祖父即三凤之一的王鼎。王鼎之前,王氏已经“七世簪缨”。王鼎的祖父王桓在卢氏任县令六年,因政绩斐然被立祠祀之;父亲王伯燻虽四十多岁得任金溪县令,因治理有方而三连任;兄弟四人除四弟王谦不愿入仕外,长兄王来官至工部尚书、都御史,为一品荣禄大夫;二兄王复进士出身为刑部江西清吏司主事;王鼎也官至江西按察司佥事。王渡的街坊、兵部主事刘世龙称王氏家族:“吾慈称冠族莫先三凤王氏,宦业书香世德茂也。”  一个门第显赫的官家子弟,怎会迁徙乡下?这与“蕃衍日盈”有关。王氏人丁兴旺,既然“旧宅不能容”,移居他乡也在情理之中。但也不能排除当时县城的生活环境。一位哲学家在《营居》中说过:“良禽择木、达人择乡。所有的营居只是特定时空下的营居,决非个人的力量所能随便拿捏。”据光绪《慈谿县志》记载:“正统九年,瘟疫大作。”“十年三月久旱,民遭疾疫。”嘉靖间倭患猖獗。倭寇的海船乘潮而来,吹海螺为号,被其攻陷的县城仅浙江就有五座,慈溪县不幸是其中之一。倭寇在城里烧杀掳掠,无恶不作,百姓深受荼毒。正是这个时期,懋宗祠王氏才加速了向乡下疏散的行动。正统间,王宪徙居王桥西岸、王铃迁金川乡相岙、王钊则迁徙九都西桥头;嘉靖初年,王渡迁金川乡湖塘下。  《宗谱》载有《湖塘下祠堂记》和祠堂的图像。湖塘下分祠为懋宗祠第十七世孙王良璧以己资修建,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八月落成。“其气象之崇闳、墙垣之巩固、木石之坚牢、视旧制而焕烂有加。”分祠外形大气,正厅悬挂“崇本堂”匾额,与隔河的普济庵是鸡鸣浦两岸当年最雄伟的建筑。王良璧,字嘉宾,号宝晋,封奉直大夫,乾隆五十九年生,光绪元年卒,享年八十二岁。正当湖塘下王氏家族欣欣向荣之际,一股晦气悄然降临鸡鸣山下,同治元年四月,一股长毛过境,毁灭了王氏家族苦心经营的家园,而此时的湖塘下分祠,落成还不满十三年。从此,湖塘下王氏子弟流离失所,在外经商的因无家可归只得沦落他乡;原先家底还算殷实的远走高飞;我岳父的高祖父王良瑜(王良璧二弟)搬到二六市老街“上裕庆”的柴屋栖身;唯一留守在里王家的王寅茂,因其父王良瑶(王良璧的堂弟)同治元年三月十六日刚刚过世,未满“五七”,无法搬迁。  上世纪的80年代,为安置二六市街河拓宽的拆迁户,湖塘墩开始建房;接着,余丈公路从大园地穿过,在通汽车的同时,官路从此被废;再接着,村民在公路两侧建房,大园地又变成了一个村庄。可见,“大园地”仅仅是一段历史,是湖塘下王氏村落蜕变过程中的一个驿站。               原载《余姚日报》2016年7月29日A10版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姚东古韵--10大园地的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