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民 发表于 2022-6-22 12:17:01

姚东古韵--06石步与金绳寺

本帖最后由 觉民 于 2022-6-22 12:25 编辑

  在余姚市三七市镇石步村东北的伏虎山下(旧属慈溪县金川乡)曾经有过一座气势恢宏的寺宇——金绳寺。据有关史料记载,金绳寺存世仅300余年,然而,正是因为它曾经的存在,极大地丰富了当地的人文内涵。  金绳寺,听名称就带有一种神秘的色彩。光绪十八年(1892)编纂的《慈谿石步叶氏宗谱》(以下称《宗谱》)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一位人称“韶国老翁”的禅师住持护国寺,他年逾耄耋却精神矍铄,日间阅经悟道,夜里兀坐参元。有一天深夜,兀坐中的老禅师恍见窗外发红,赶紧出门察看,伏虎山麓像有隐隐约约的火光,“愈就愈微,不炽不灭”,好像是一条悬空燃烧的绳索。老禅师且惊且疑,因夜深没有向前探究。第二天一早,天才蒙蒙亮,老禅师赶紧出门察看,远处依然有一条带火的绳索悬在半空,可是走近了却什么也没有。遂让人在其下方掘地五尺,竟挖到黄金一窖,隋文帝感应舍利一颗。老禅师以为是上天所赐,要他重整殿宇。于是大兴土木,并在寺前建藏舍利的砖塔一座,寺西又筑小庵取名静室。重建后的寺宇高大壮观,金碧辉煌,老禅师决定更名“金绳院”,既不忘“金绳”之赐,也有“金绳开觉路,宝筏度迷川”之意。对此,宋宝庆《四明志》有记载:“金绳院,唐天佑中(904-907)慧孜、法通二僧以古华严寺址创之后,清泰二年(935)钱氏(吴越王钱镠)名以护国,皇朝大中祥符间(1008-1016)改赐今额。观察推官关杞记,院有韶国师所得隋文帝感应舍利一颗,主僧德升建砖浮屠于院前以奉之,常住田一百五十二亩,山一千七亩。”  元至元初年(1335),砖塔不幸遭雷击,坍塌后,寺宇也日渐衰败。明洪武初年(1368)秋天的一个傍晚,诗人戴良途经石步,写过一首《经废金绳寺》的诗,“寂寞唐朝寺,频年客到稀。空山孤殿在,荒径一僧归。苔色骄秋雨,松声振夕晖。惊鸟初有托,近亦出林飞。”可见,明初的金绳寺已几近荒芜,但大殿还在,尚有僧人居住。  戴良是何许人也?《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其诗神姿疏秀,亦高出一时。”“生平嗜读书,虽祛寒盛暑,恒至夜分乃寐。故天文地理医卜佛老之书,靡不精究。”明初,当戴良的一班朋友宋濂、胡翰、苏伯衡、王袆等都相继入仕为官,戴良却不管明太祖朱元璋的千呼万唤,躲进了四明山的深处。在戴良的眼中,地位、权力、金钱全如粪土。当我们今天站在历史的高处回望时,除了感叹他“无道不仕”的节操和风骨,也不得不为朱元璋锲而不舍的“伯乐”精神叫好。戴良不想做官的理由其实也简单,不愿同流合污。他觉得朱元璋太过残暴,缺乏宽容、仁慈。他说过“有道即仕,无道则隐”,要他做朱元璋的官,宁愿一死。隐居期间,他走遍了四明大地,写下了大量的描写元明鼎革时期知识分子心中的震荡和民间疾苦的诗文,从而成为一个大文学家。也正是因为戴良,为今天的我们展示了当年金绳寺衰落景象的画卷。  石步是北宋古村,是叶氏聚居的村落。叶氏定居石步,与金绳寺有关。也正是因为叶氏定居慈溪西乡,还影响了南宋王朝的历史走向。  关于石步和叶氏,光绪《慈谿县志》说:“石步在慈溪县西一舍而遥,倚山傍涧皆叶氏居之。叶,南阳望也,盖汉以后徙括苍。宋庆历间(1041-1048)有名世儒者,乃徙慈溪,迄今历八百余岁。笃庆锡祚,支裔繁衍,蔚然为溪上之望。”《宗谱》也有记载:“世儒公由太学生抡元,仕明州教授,整肃学宫,人文蔚起。明州士子比之安定胡公。爱慈溪石步山水明秀,遂卜居焉。为慈叶之始祖。公先世括苍松阳人也。”  那一年,叶世儒明州教授任满,即将调任扬州同知,暂理慈溪县事。有一天,他来到了金绳寺,受到了老方丈的热情接待。他们一见如故,真所谓棋逢对手,酒遇知己。两人日间松下对弈,黄昏一壶浊酒,大有相见恨晚之意。和尚劝教授在伏虎山下安家,叶世儒自觉盛情难却,也难舍慈溪的山水之胜,于是决定不去扬州做官,也不回松阳的老家,索性在金绳寺旁边结庐居住,顺便也为寺中抄抄写写。教授的这一选择,不仅有了“石步叶氏”,还有了日后的史叶联姻,无意间开创了南宋史氏家族“一门三宰相、四世两封王、五尚书、七十二进士”的辉煌。  “四代辅臣二王业绩传千古,历朝进士七二题名启后人”,这是东钱湖绿野村牌坊上的楹联。《四明志》说,“史氏孙曾贵盛,由夫人始”,鼎盛的源头是冀国夫人叶氏太君。据《宗谱》记载,叶世儒有孙女玉英,配鄞县史简。《四明志》介绍了叶氏太君的生平:慈溪人,嫁鄞邑史简为妻,二十五岁守寡。“恶食菲衣,杜门自守。俾女组织,教子读书。人不堪其忧,夫人盖自若也。”在极其困苦的情形下,将其遗腹子史诏扶养成人。史诏少时拜庆历五先生之一的楼郁为师,其母每每告诫“纵观圣贤之书而操笔作语,为士者孰不能?要当慕古人行己为贵尔”,时刻提醒儿子要学习古人的品行。史诏的学问德业日益长进,成人之后,以“孝友睦姻任恤中和”八行垂训被乡里举荐,自此家门渐旺,子孙相继入朝,一举成为四明乃至整个南宋王朝的第一望族。史诏及其后人的成就,当时朝野公认是叶氏太君的教诲和她守义积善之报,夫人也因此十八次受到朝廷赠典。从今天来看,这“纵观圣贤之书而操笔作语,为士者孰不能?要当慕古人行己为贵尔”的教诲,堪称教育后代读书做人的典范。  “经声已共白云飞,陇麦渐渐畦菜肥,却喜桑田堪捋采,何愁龙象失皈依。”这是清人对金绳寺旧址的吟哦,即便是这样的景象,今天也已远去了。眼前只有空旷的山谷,我无法想像当年800僧侣是怎样一番盛况。倒是不远处的古村,依旧炊烟袅袅,还隐隐传来仿佛是穿越了700年时空的钟声。                           原载《余姚日报》2017年4月2日3版

桥工涛哥 发表于 2022-6-22 23:35:44

世事盛衰皆有因缘。德行高洁重于才华横溢......

大乌珠 发表于 2022-6-23 09:32:51

周兄,最好能配发相关的图片,以加深网友的读感。

觉民 发表于 2022-6-23 16:03:54

该书基本上没有图片。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姚东古韵--06石步与金绳寺